阿波舞資訊網

阿波舞是一種源自日本德島縣的集體舞蹈,以「跳舞的傻瓜和看跳舞的傻瓜,同樣都是傻瓜不一起跳舞太吃虧了!」(「踊る阿呆に見る阿呆、同じ阿呆なら踊らにゃ損々」)的歌詞為主軸,常於每年 8 月 12 日至 15 日舉辦慶典。

阿波舞三大起源說

有關阿波舞的起源,尚未得到明確的考據結論,

一般認為最初是以宗教活動中的「精靈舞」(精霊踊り)和「念佛舞」為原型而發展出來。


築城起源說

徳島城築城起源説

在常見的傳說中,阿波舞起源於天正15年(1587年),德島藩的藩祖蜂須賀家政在德島城完工時舉辦慶典。當時,城內舉辦宴會,百姓們在喝醉後隨手跳起了舞蹈。這些舞蹈後來演變成了現在的阿波舞。另外,也有人認為在天正14年(1586年)就有了阿波舞的跡象。這個起源說雖然在民間流傳甚廣,但在正式的歷史研究中,被認為並不正確。

風流舞起源說

風流踊り起源説

據說阿波舞源於能劇中的風流舞。在室町時期,德島與京都有往來,當時在京都流行的風流舞被帶入德島,成為阿波舞的原型之一。這個說法認為,阿波舞受到了當地藝能的影響,如歌舞伎和座敷藝,以及當地商人所學到的藍染技術,進而發展成了現在的阿波舞。

盆舞起源說

盆踊り起源説

盆舞起源於鎌倉時代,是一種祭祀祖先的舞蹈。人們在農曆七月舉行的盆舞節期間跳舞,其中包括了念佛舞。阿波舞起源認為是從盆舞中演變而來,因為阿波舞通常也是在夏季的盆舞節期間舉行。